在今日布鲁克林篮网队主场迎战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赛前训练中,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吸引了全场媒体的目光——本·西蒙斯正站在三分线外,一次又一次地尝试远投,汗水浸透了他的训练服,篮球在空中划出弧线,时而命中网心,时而弹框而出,这一幕被现场记者拍下并上传至社交媒体,迅速引爆热议,有球迷直言:“这画面内容过于真实,仿佛看到了自己考前熬夜复习的样子。”
加练三分:战术需求还是个人救赎?
西蒙斯作为2016年选秀状元,职业生涯始终因投篮能力薄弱而备受争议,过去几个赛季,他几乎完全放弃外线出手,场均三分尝试不足0.1次,命中率更是长期徘徊在15%以下,本赛季篮网队的战术体系发生显著变化,新任主教练约翰逊强调“空间篮球”,要求所有场上球员具备外线威胁,据悉,教练组近期与西蒙斯进行了多次私下沟通,明确要求他增加三分投射。“如果对手永远不需要防你的外线,我们的进攻体系就会像缺了一块的拼图。”约翰逊在早前采访中坦言。
此次赛前加练并非孤立事件,据球队内部人士透露,西蒙斯近一个月来每天额外投入至少90分钟进行三分训练,甚至聘请了著名投篮教练克里斯·马修斯进行针对性指导,马修斯曾帮助多名NBA球员重塑投篮姿势,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:“本的天赋毋庸置疑,重点是心理突破,他需要忘记过去的失败,像新手一样重新学习。”
球迷反应:调侃与期待并存
社交媒体上,西蒙斯练三分的视频迅速登上热搜,有球迷剪辑了其过往投篮“三不沾”的集锦,配文“从喜剧片到励志片只需要一个夏天”;也有人翻出他2023年采访时声称“中距离才是我的武器”的片段,调侃“人类的本质是真香”,但更多球迷表现出宽容与支持。“至少他愿意尝试改变”“如果他能练出稳定三分,篮网的进攻将彻底升级”等评论获得高赞。
质疑声同样存在,篮球评论员帕金斯在节目中直言:“习惯性动作很难改变,西蒙斯的投篮机制存在根本问题——手肘外翻、出手点过低,除非推倒重来,否则效果有限。”数据显示,NBA历史上仅有少数球员在生涯中期成功开发出三分能力,最著名的例子是贾森·基德,其生涯后期三分命中率提升至38%以上。
战术影响:篮网的“空间革命”
从战术层面看,西蒙斯若具备三分威胁,将极大改变篮网的进攻生态,目前球队核心球员如托马斯、布里奇斯均以突破和中距离见长,对手常采取收缩防守策略,若西蒙斯能在底角或弧顶命中空位三分,防守阵型将被拉扯,为队友创造更多进攻空间,助理教练沃恩透露,球队已设计多套围绕西蒙斯外线接球的战术,“就像当年勇士对格林的使用,但本的运动能力更胜一筹”。
西蒙斯的防守与组织能力仍是球队重要资产,本赛季他场均贡献8.2次助攻和1.6次抢断,防守效率位列联盟前列,若三分能力得以开发,他将有望成为继字母哥后又一“全能战士”,甚至改变联盟对传统位置的界定。
心理博弈:从逃避到面对的蜕变
心理学家分析认为,西蒙斯的投篮问题本质是心理障碍,2019年季后赛对阵猛龙的系列赛中,他因关键时刻拒绝出手而遭受口诛笔伐,此后投篮信心明显受挫,篮网队为此聘请了运动心理专家DR.K协助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。“重点是让他理解,失败是过程而非终点。”DR.K表示。
队友们也在积极帮助西蒙斯重建信心,布里奇斯在采访中透露:“我们常和他打赌,投进三分就请全队吃饭,现在他欠我们的饭局已经能排到明年了。”这种轻松的氛围与过去76人时期形成鲜明对比,当时恩比德曾公开抱怨“不知道如何与不投篮的队友合作”。
未来展望:机遇与挑战并行
尽管前景引人遐想,但现实挑战不容忽视,西蒙斯的背伤病史使其训练强度受限,球队医疗组建议其避免过度负荷,常规赛的实战检验才是关键,约翰逊教练表示:“我们不会强迫他立刻在比赛中大量出手,重要的是逐步建立习惯。”
从联盟趋势看,空间化已是不可逆的潮流,截至2025年,NBA球队场均三分出手较五年前增长23%,连传统中锋如戈贝尔也开始尝试远投,西蒙斯若无法适应,恐将逐步失去战术价值,正如名宿巴克利所言:“在这个时代,不会投篮的控卫就像不会游泳的水手——再努力也难逃沉没。”
夜幕降临,篮网与凯尔特人的比赛即将开始,热身环节中,西蒙斯再次站上三分线,这一次,他连续命中五球,现场响起零星掌声,无论最终结果如何,这份敢于打破舒适区的勇气,已为体育精神写下新的注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