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初夏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赛事,从最初仅有几百人参与的规模,发展到如今覆盖全国、年度参赛人数突破万人的大型赛事,不仅见证了中国击剑运动的蓬勃发展,更承载了无数击剑爱好者的梦想与记忆。
十年磨一剑 联赛规模与水平双提升
十年前的春天,首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在北京拉开帷幕,当时只有来自12个城市的28家俱乐部参赛,赛事仅设置花剑和重剑两个项目,组织者回忆道:“当初我们只是希望能够为击剑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,没想到能够得到如此热烈的响应。”
十年间,联赛经历了惊人的发展,赛事已经扩展至全国六大分站赛加总决赛的模式,每站参赛人数都超过千人,项目也从最初的两项扩展到花剑、重剑、佩剑全部三个剑种,并设置了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7、公开组和长青组等七个年龄组别,真正实现了“全龄段覆盖”。
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样令人瞩目,联赛竞赛委员会主任表示:“十年前,参赛选手大多还是初学者水平,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接近专业水准的较量,不少省级专业队教练都会来到联赛现场选拔苗子。”
与联赛共同成长的击剑人生
26岁的张天宇是联赛十年发展的亲历者,2015年,16岁的他第一次站在联赛的赛道上时,还是一名刚接触击剑不久的高中生。“那时候我学习击剑才半年,完全是抱着见识一下的心态报名的,第一场比赛我就被淘汰了,但是站在赛道上的那种感觉让我深深着迷。”
张天宇的经历是联赛万千参与者的缩影,十年间,他从一名青涩的击剑爱好者成长为现在的击剑教练,带领自己的学生参加同一项赛事。“联赛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这些年的成长,现在我带着我的学生们参赛,看着他们在赛场上拼搏,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。”
来自上海的李小萌一家则是“全家总动员”参与联赛的典型代表,李小萌和丈夫都是击剑爱好者,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花剑,如今已是U14组的佼佼者。“联赛就像我们家的年度旅行,每年都会选择两到三站分站赛参加,通过比赛,我们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,女儿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。”
推动击剑运动普及的重要平台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的意义远不止于竞赛本身,十年来,联赛已经成为推动击剑运动在中国普及的重要力量。
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自联赛创办以来,全国注册击剑俱乐部数量从不足百家增长到超过800家,常年参与击剑训练的人数预计已超过50万,这些数字的背后,联赛的推广作用功不可没。
“联赛为各地俱乐部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。”北京某击剑俱乐部创始人表示,“通过参加联赛,我们能够了解全国同行的教学和训练水平,找到自身的不足,赛事的曝光也帮助我们吸引了更多学员。”
对于许多二三线城市的击剑爱好者来说,联赛是他们能够参与的最高水平赛事,成都击剑少年刘子涵的父亲告诉记者:“专业队选拔门槛高,孩子可能达不到那个水平,但是通过努力,他可以在联赛中取得好成绩,这给了他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和信心。”
十年积淀铸就赛事文化
经过十年的发展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赛事文化。
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是“以剑会友”的氛围,虽然比赛竞争激烈,但赛后选手相互致意、交流技术的场景随处可见,许多小选手通过比赛结识了来自其他城市的“剑友”,他们不仅在赛场上切磋,赛场下也会通过社交媒体交流训练心得。
联赛还特别注重仪式感的营造,每站比赛都会举行庄重的开幕仪式,所有选手着比赛服入场;颁奖典礼上,获奖选手不仅会获得奖牌,还会收到具有击剑特色的纪念品,这些设计增强了参赛者的荣誉感和归属感。
“我们希望选手们不仅在这里比赛,更能够感受击剑文化的魅力。”联赛组委会文化推广负责人表示,“为此,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击剑历史文化展览、器材体验等活动,让参赛者和观众全方位了解这项运动。”
科技赋能赛事体验升级
随着科技的发展,联赛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提升赛事体验。
电子裁判系统的全面应用是最大的变化之一,十年前,联赛还依赖大量人工裁判,如今已经实现了全程电子判罚,大大提高了判决的准确性和比赛效率,观众可以通过大屏幕实时看到得分情况和慢动作回放,更好地理解比赛进程。
2023年起,联赛还推出了专属手机应用,选手和家长可以通过应用查看实时赛程、成绩,甚至收到个人比赛视频,这些视频由安装在每条赛道上方的高速摄像机自动录制,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剪辑,标注出得分瞬间。
“科技让赛事更加透明和高效。”联赛技术总监表示,“我们正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应用,未来观众或许可以佩戴VR设备,从最佳角度观看比赛,甚至模拟选手视角体验比赛。”
铸就梦想 展望未来
十年间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不仅培养了大量击剑爱好者,还为专业队伍输送了不少人才,据统计,过去五年中,有超过60名通过联赛脱颖而出的选手入选了各省市专业队,其中一些人已经在全国锦标赛甚至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。
15岁的陈雨菲就是其中之一,她在12岁时第一次参加联赛U12组比赛就获得亚军,之后被省队教练看中,进入专业队训练。“没有联赛这个平台,我可能没有机会展示自己,更不可能走上专业道路。”已经成为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冠军的陈雨菲感慨道。
展望未来,联赛组织者计划进一步扩大赛事规模和提高赛事质量。“我们希望在下一个十年,能够将联赛打造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击剑赛事。”中国击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深化联赛的普及功能,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击剑运动。”
对于无数击剑爱好者来说,联赛不仅是比赛,更是一种情怀和传承,正如一位参加了全部十届联赛的老选手所说:“我在这里度过了从青年到中年的十年,见证了无数孩子的成长,剑道上的每一次交锋,不仅是技术的较量,更是意志和品格磨练,这就是联赛最大的价值——它让击剑运动融入我们的生活,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。”
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的十年,是中国体育社会化、市场化发展的一个缩影,它证明了一项赛事能够带来的远不止于比赛本身,更能够推动一项运动的发展,影响无数人的人生轨迹,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成熟,这样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下去。